- 申搏太阳城备用网址登入 - 网上娱乐场新锦海 - 千赢国际快速充值
整治垄断行为,都包括什么?据了解,根据我省《关于开展“促竞争、树品牌、保民生”专项执法行动的通知》,相关行业、领域突出问题表现形式有这些:
一、水电气暖等行业
1.限定用户购买其自身或其指定经营者提供的安装材料、计量器具或设施安装服务;
2.限定施工单位只能向其指定(备案)的设备供应企业购买材料和设备,否则对施工工程不予验收或拒绝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;
3.强制用户购买不必要的计量设施、报警装置等;
4.强制收取本应由公用企业承担的主管道材料费、换表费、检定费、线损费、测试费、农村电网改造施工工程人工费和其他国家要求取消的用电保证金、接电费等涉农收费;
5.强制用户接受保证金、押金、预付费等不合理条件;
6.违规收取设备恢复拆装费、拆复费、培训费、IC卡费等;
7.利用优势地位,未经协商,收取用户高额违约金(滞纳金);
8.违规强制或变相强制用户购买保险;
9.强制用户长期预存一定金额的费用,且不对实际使用费进行抵扣。
二、公共交通行业
1.城市公共交通企业或公交IC卡发行企业未经审批,收取公交IC卡押金;
2.强制收取公交IC卡租金、工本费;
3.发放公交IC卡过程中强制搭售公交IC卡卡套;
4.客运企业违背乘客意愿强制或变相强制搭售人身意外伤害保险。
三、通信行业
1.在销售过程中隐瞒情况或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,向用户强制收取增值服务费;
2.采用不合理的套餐营销方式,向用户强制收取上网费、流量费;
3.采用资费差别待遇、滥收费用等手段,强制用户使用其商品;
4.与大中专学校达成协议,强制学生使用本公司服务,或以免费建设“智慧校园”等手段,实施商业贿赂行为;
5.与房产开发商签订协议,在住宅小区独家铺设通信管道,限制其他经营者的竞争。
四、有线电视行业
1.强制或变相强制用户接受其不必要的服务或购买不必要的商品;
2.利用有线电视节目传输的独占地位,限定用户购买其指定经营者的商品;
3.强制收取用户未使用有线电视前的不合理费用。
五、打假维权领域
1.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;
2.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、包装、装潢,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、包装、装潢,造成混淆和误认;
3.侵犯公司名称字号权;
4.伪造、冒用质量标志,伪造产地;
5.侵犯商业秘密;
6.滥用知识产权排除、限制竞争。
赵宗锋 赵艳君 整理